梁笑梅:她的秘诀是责任智慧爱心

西乡街道妇联主席梁笑梅(右一)和爱心妈妈一起慰问贫困户
她的荣誉:全国妇女争先创优先进个人
她的感言:“妇联工作虽然琐碎,但很有意义。平凡的岗位,用责任去担当;琐碎的工作,用智慧去拓展;烦人的事情,用爱心去化解。”
曾经是一名教师的梁笑梅常说:“我的秘诀是责任智慧爱心。”
“妇联组织不是官,没权也没钱,但是我们必须想尽一切办法为妇女姐妹做好服务,了解妇女的意愿、体察妇女疾苦、维护妇女权益。”她说,在街道妇联主席这个岗位上,梁笑梅默默耕耘8年,体现出一位基层妇联工作者的特殊魅力。
责任:担当平凡岗位
2003年10月,梁笑梅调任西乡街道妇联主席。
当时的西乡,正逢农村向城市化转型。作为宝安区最大的一个街道,110万人口中就有60万是女性。刚到妇联,一些热心的姐妹就对梁笑梅说:妇联工作没有硬性指标,你只要抓好一两个点,做好一两件事就行了。
但敷衍了事不是梁笑梅的作风,她心想:西乡这么大,如果只抓一两个点、只做一两件事,这又对妇女起到什么作用呢?这既是对自己的不负责任,更是对妇女发展工作不负责任。
西乡有6500家企业,80%是中小型企业,女工素质低,作为街道妇联,主要服务对象是农村城市化妇女以及外来女工,因为她们文化素质偏低,使她们发展受到局限,帮助他们提高文化素质,是街道妇联的责任。从2005年开始,梁笑梅全面推进女性素质工程,先后指导社区建立了35所“妇女学校”。成立了一支由街道各行业骨干35人组成的义务教师队伍,开展“送课进社区”活动,深受妇女姐妹们欢迎。
2007年,梁笑梅开始在原有的3所企业流动学校的基础上,探索在各个社区成立流动学校,把6500家企业的女工全部纳入培训对象。目前街道流动学校共有40所,利用企业的会议室、培训室、饭堂、球场、车间等场地开展各种培训活动。滴水穿石,5年来,西乡妇联共组织了各种培训1250场,受惠女工约10万人次。
女工素质提高了,受惠的是女工自己——外来女工吴晓妮通过自学,考上了北大;杨丽霞被评为“深圳市优秀外来劳务工”。现在,社区妇女学校和流动妇女学校覆盖了全街道60万妇女,每个人都有机会得到培训和提高。
智慧:干好琐碎工作
梁笑梅说,妇联工作虽然琐碎,但很有意义,在这样的一个平凡岗位上,需要用责任去担当,而琐碎的工作,则需要用智慧去拓展。
西乡街道妇联这几年硕果累累:在全街道34个社区成立42支社区巾帼健身队妇女小组、34个社区“妇女之家”和社区“邻里互助中心”;率先在西乡启动女性素质工程,在社区建立“妇女学校”和社区“外来女工流动学校”;大力推进“文明家庭”、“学习型家庭”、“优秀书香家庭”、“平安家庭”等创建活动;每个社区建立了“妇女维权工作站”、“妇女维权志愿队”、“家庭暴力报案点”、“姐妹谈心室”等妇女维权机制和志愿队伍,还安排律师协助接访;在全街道社区、单位成立了52支“爱心妈妈服务队”,750名“爱心妈妈”长期开展牵手帮扶困难家庭和特困儿童的活动等。
而这些成果,梁笑梅说,都需要大家一点一点去用心用智慧去开拓。为了活跃姐妹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梁笑梅找老师给大家编排和训练集体舞《奔小康》和《家和万事兴》,并让每个社区比赛。刚开始,习惯了坐在麻将桌上的妇女们不愿意去跳舞,说:梁主席,搞打麻将比赛吧。梁笑梅带领妇联工作人员认真做她们的思想工作,很快,她们尝到了跳舞的甜头,从被动跳到主动积极跳。在素质工程启动仪式上,1500名妇女表演了集体舞《家和万事兴》,场面宏大而又感人。
爱心:解决姐妹困难
梁笑梅说,妇女工作一定要带着感情去做。在妇女工作中,有很多看似烦人的事情,要用爱心一点一滴去融化。
组建52支“爱心妈妈服务队”是梁笑梅最骄傲的一件事,也是创新之举。 750名“爱心妈妈”长期开展牵手帮扶困难家庭和特困儿童活动,让爱心和温暖不断传递。“困难的人并不是逢年过节才困难。”梁笑梅很朴实地说,当初创建“爱心妈妈志愿队”并没有想过是否创新,只是考虑到要随时随地发现有困难的家庭情况,而不能只是一次性帮助。小到柴米油盐的生活点滴爱心帮助,大到帮助治病渡过家庭难关,有了这支庞大的“爱心妈妈”队伍,梁笑梅表示心里很踏实。
妇联就是姐妹们的娘家。身为街道妇联主席,梁笑梅一直带头接访,想尽办法给权益受到侵害的妇女获得支持和帮助。有一次,一个湖北籍女青年带着不到一岁的女孩来求助,说自己是一个未婚妈妈,男友现在与别人结婚了,婆家也不让进门。她曾告到法庭,但因证据不足输了。她准备继续上诉,但因男友姑父是社区书记,平时知道他们关系的人,都不愿意或者不敢出来作证。于是,梁笑梅引导女青年:“要找你们同居怀孕期间认识你们的外地人。”梁笑梅还亲自帮她找证人取证,并帮她写诉状。经过近一个月的努力,女青年终于打赢了官司,讨回了孩子的抚养费。她流着热泪,跪在地上感谢妇联对她的真情帮助。
8年来,梁笑梅在西乡街道妇联这块沃土默默躬耕,彰显出一位基层妇联工作者的平凡与魅力。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