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女声
期待您的关注
微信公众号 |

王晨虹:一切为了母婴的安康

发布时间:2015-12-25   来源: 深圳市妇女联合会   作者:

W020180112607716639483.jpg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有一项值得骄傲的纪录:近八年来约六万名住院孕产妇无一例死亡!这不是一个普通的数字。近年来,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年分娩数超过万人,是广东省分娩数最多的医疗保健机构,而且危急重症孕产妇约占25%。这个成绩的取得,有一个人功不可没,那就是该院的业务副院长、产科主任王晨虹。 

无论是单位同事还是接受过她治疗的患者,都称赞王晨虹是一位医术高明、医德高尚的好医生。2002年,她获得了深圳市第一批“名医”称号;2003年被评为“深圳市优秀女职工”;2004年被评为“深圳市精神文明积极分子”;2005年享受深圳市人民政府特殊津贴;2005被评为深圳市“十佳医务工作者”;2006年被评为“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2008年被评为“全国五一劳动模范”;2009年被评为“全国三八红旗手”。一系列的荣誉是对王晨虹工作充分的肯定,然而对各种荣誉她却看得很淡,她说:“我只是做了一个医生应做的事,抢救病人是医生的天职。” 

奋战一线挽回无数患者生命 

随着拥有千万人口的深圳正在进入生育高峰期,大量高龄、高危产妇把分娩地选择在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市妇保院还肩负着全市产科危重病的救治工作。 

为保障孕产妇妊娠期及分娩期的安全,降低孕产妇的死亡率,2001年市卫生局与市妇幼保健院成立“深圳市孕产妇危重病诊治中心”,40出头的湖南医科大附属二医院妇产科专家王晨虹被深圳市政府引进,成为该中心学科带头人,同时担起市妇幼保健院产科主任重任。 

“产房无小事”,产妇在分娩过程中随时可能发生险情,一丝一毫的疏忽和拖延都可能酿成不可挽回的悲剧。王晨虹到任后严抓技术规范,并制定上百条管理制度,规范科室业务流程。同时执行医生责任管理制度,一改过去交接班时医生可以到点就下班,把病人交托给接班医生的惯例,形成只要病人有危险医生就不能离开工作岗位、直到积极处理使病人转危为安后才可彻底交班的制度规范,避免了交接班时由于下一班医生不熟悉病情而可能延误患者治疗的危险。 

从事妇产科临床27年来,王晨虹始终身先士卒地工作在第一线。哪怕是近两年走上了业务副院长的岗位,她依然坚持定期到病区、门诊进行查房查岗,深入病房,门诊、急诊和医技科室了解情况,组织对危重患者的会诊、抢救工作,时时处处发挥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 

为了争取危重孕产妇的抢救时间,王晨虹就住在院区的职工宿舍房里,她说:“我住得差一点没有关系,这也方便抢救病人”。 

“为了产妇的健康,她常常顾不上自己的健康,没日没夜超负荷工作。”市妇幼保健院的医护人员提起王晨虹时感慨地说。由于王晨虹还是“深圳市孕产妇危重病诊治中心”的主任,除了院内的抢救,她还常常要赶到基层医院“抢险”。有一回,已经满满做了一天手术的王晨虹,夜里接到龙岗医院的求救。她喊了一位司机就往龙岗赶。那是一位情况十分凶险的患者,王晨虹沉着镇定抢救了大半夜终于使患者脱险,看着患者各项生命指征渐趋正常,王晨虹才舒了一口气往市里返,这时天已经快亮了。司机师傅看王晨虹实在太累,就劝她关掉手机在车上小睡一会儿,但王晨虹知道,这电话是万万不能关的。果然,电话真的又响了,院里又有一紧急抢救需要她马上赶回去处理。 

2003年的一天夜里,王晨虹和她的“战友们”前半夜连做了8台剖宫产手术,所有当班的医生护士都非常劳累。不料她们后半夜刚刚走下手术台,另一位产妇又出现危重情况,医生护士不下火线又投入了新的“战斗”,凌晨三点多钟时,危重产妇终于转危为安。 

王晨虹说:“我也是一个真实的人,说我是铁人那是不可能的,很多时候我真的感到自己就要支撑不住了,就是那种到极限了的感觉,但是你还得挺着,因为你有责任在肩上。” 

潜心钻研技术精益求精 

“产科里面临着各种复杂的情况。一个好的产科医生必须具备丰富的妇产科知识、内外科医学知识,同时还要有非常强的应变能力和熟练的抢救技能。这关系着两条人命,责任重大”。正是这种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促使王晨虹多年来一直坚持在业务领域里孜孜不倦地不断学习、探索、进取。她甚至在百忙之中攻读下了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博士学位。 

2006年,王晨虹收到了一封来信,信是深圳一位怀有四胞胎的高龄孕妇的丈夫蒋先生写来的。信中说,她在搜索资料中看到王晨虹曾经在湖南医科大学附属二医院妇产科工作时接娩过一位怀上了四胞胎年近40岁的孕产妇。当时,那位产妇怀孕26周,出现了高血压、肾功能减退和妊娠合并肝内胆瘀积综合征等症状,并已经出现了先兆早产的征兆。王晨虹决定,首先要尽量延长妊娠周数。当时,国内外四胞胎的妊娠期一般是29周,长者约是32周。为了保证这母子5人的平安,王晨虹精心制定了治疗方案,尽力减轻产妇的各种并发症症状,终于成功地使她的妊娠周数延长了9周,重写了四胞胎妊娠期的纪录。在妊娠第35周,王晨虹亲自为产妇实施了剖腹产手术,四个健康的婴儿呱呱坠地。 

这些年里,王晨虹在科研领域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她的两项研究《应用胎儿氧供监控的方法早期诊断胎儿宫内窘迫症》、《妊娠合并糖尿病与巨大儿相关因素的研究》1998年同时获得湖南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二等奖。2002年2月,潜心5年研究的《妊高征发病机制与临床监测的研究》课题获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她还和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合作,初步建立了一套国内领先的胎儿先天性心脏病无创性产前诊断筛查网络。来深圳的八年中,与同道们共同努力,获取三项深圳市科技创新奖。此外,她还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一氧化氮合成酶抑制物产生动物妊高征的模型及其意义”、国家计生委重点项目“出生缺陷社区综合干预试点项目”等多个国家、省、市科技立项;先后主编和参编10部妇产科医学专著,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80篇;她还被确定作为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七年制《妇产科学》规划教材编委、全国高等医学院校专升本《妇产科学》规划教材编委及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函审评委等的资格。 

王晨虹不仅自己刻苦钻研精益求精,还无私地将经验和技术传授给本院甚至基层的医务人员。每一回走下“战场”,她都会耐心给年轻医生们细细讲解分析案例,每年还要协助本院组织多起面向全市的业务培训班。她还在2000年和2001年中标教育部规划教材《剖宫产术》、《常见妇产科疾病症状及处理》的编制, 2004年中标卫生部基妇司孕产期健康教育课题2项,编写了卫生部下发至全国的孕期健康教育教材一套及VCD光盘一套。 

医德高尚处处为患者着想 

心系患者,王晨虹总是处处为患者着想,在产科推出了很多人性化的措施。如以保健为中心的孕期健康教育及产后家庭健康保健服务、产科一站式医务人员管理、产科人性化服务模式等。 

一次一位孕妇慕名来找王晨虹,这是一位36岁的高龄孕妇,好不容易才怀上孩子,特别珍惜。她一直看王晨虹的门诊,由于有妊娠合并巨大子宫肌瘤,两口子非常担心。快生的时候,他们很想王主任亲自主刀,可是又不好意思说出口。王晨虹见状,主动提出为其主刀,两口子高兴得不得了。这位丈夫屡次守在王晨虹出入的路口中,要塞上一个红包,但都被王晨虹严辞拒绝了。手术很顺利,母子平安,巨大的子宫肌瘤也被剔除了。两口子又掏出了红包硬要给王晨虹,他们恳求说:“您就收下吧,您的恩情无以为报,这是我们两口子一片感激之心啊!” 王晨虹说:“红包肯定是不收的,只要以后打个电话,告诉母子平平安安,就是对我最大的安慰”。 

一个医生的医德医风高尚的医生关心病人、潜心工作还常常达到忘我境界。多年来王晨虹一心扑在工作上,儿子的学习他很少有辅导过。妈妈每天上班时陪病人,下班了也要去看病人,惟独陪自己的时间少,为此儿子曾经十分委屈,他默默地在墙上划下妈妈每天出门的时间,一个月终了,儿子告诉王晨虹,她一月之中有15天晚上是要回到医院科室里的,王晨虹听了心里酸酸的,因为自己欠孩子太多了……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