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伟群:用踏实行动践行对党和人民的承诺
戴伟群,女,53岁,中共党员,广东海丰人,研究生学历,现任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审委会委员、深圳市及深圳市罗湖区连续两届两级政协委员;她从事政法工作三十多年, 审理了多宗全国首次出现的案件,为国内其它地区日后处理同类案件提供了借鉴经验和参考标准,先后被评为广东省法院系统的“优秀审判员”、广东省“先进工作者”、省“三八红旗手”和全国“三八红旗手”。
敢为人先 一心为民的好法官
作为深圳特区司法事业的创业与参与者之一,戴伟群在人民法院的工作战线上已奋斗了33个春秋。数十年如一日,忠贞勤勉,刻苦耐劳,廉洁自律,在特区审判历史上留下了光辉的足迹。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地方,在发展过程中,一些在全国都从来没有遇到过的新问题往往会最先在深圳、在罗湖出现。在法制还处于不断健全和发展的过程中的时候,需要政法工作者不断的探索,戴伟群在这过程中勇敢地承担了排头兵的开拓作用。
1988年6月8日,戴伟群就受命审理了当时轰动一时的全国首宗“民告官”案,该案同时也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首宗境外人士状告国家行政机关的行政诉讼案。该案的原告郑某是香港人,他从深圳罗湖口岸出境,携带未经海关验核签章的港币81500元走“绿色通道”,也未向海关申报,被深圳海关罗湖分关查获。海关对郑某作出没收港币81500元,并罚款人民币1000元的处罚决定。郑某不服,遂向深圳市罗湖区人民法院起诉。由于本案的特殊性,包括香港在内的社会各界都给予了极大的关注。而为了审理好这个案子,戴伟群大量熟读我国海关的有关法规和条文及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多次分析案情,大量取证,由于没有可参考的案例和经验,戴伟群与合议庭成员紧密配合,“摸着石头过河”。开庭当天,法院旁听席座无虚席,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海关总署及国内各海关、深圳市司法局、深圳市工商局等10多家单位的领导或代表及境内外多家媒体均列席旁听,无数双眼睛都把目光聚焦在审判长戴伟群身上。戴伟群镇定从容,面对原告的起诉和被告的答辩,她援引事先就充分熟读的法律条款,一一予以解答和判定。最后,法庭确认原告郑某出境未向海关申报,携带国家限制出境的港币81500元走“绿色通道”,已构成走私行为。被告罗湖海关对原告的处罚事实清楚,程序合法,适用法律正确,处理恰当。对以上的认定,审判长戴伟群当庭予以了宣判。案件审结后,香港无线电视台、香港《大公报》、《文汇报》等13家境外媒体及《深圳特区报》、《法制日报》等多家国内媒体均对此案作了专门的报道。香港一些律师认为,罗湖法院判决是依法作出的,从实体法到程序法,均无可挑剔。在当时,我国行政诉讼的立法,执法程序都不完善,无法可依。在这样的背景下,戴伟群能够公正合理地审理此案并得到包括香港同胞在内的社会各界的认可,实属不易。同时,此案也打开了我国“民告官”案件的先河,标志着中国法制进程又向前迈出了一步。
此后,她又陆续审理了多宗全国“第一”的案件,如1992年的全国首宗股票纠纷案以及1993年的全国首宗期货案件等。其中,在面对案情复杂、牵涉面广的全国首宗股票纠纷案时,戴伟群主动请缨,为了掌握足够的证据,她一次又一次前往证券公司了解情况,先后走访了十几个证人,此外,她还不远千里远赴湖北取证。经过大量的走访调查,广泛的法律咨询和无数次案情分析,她终于分清了原告、被告的是非责任。在法庭上,她依法做出了该股票原、被告共同所有,一分为二的判决,处罚了被告虚报挂失的违法行为,维护了法律的公正,也为日后我国法院审理股票纠纷案提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作为一个身处改革开放前沿的基层法官,除了敢为天下先外,戴伟群审理的更多的是一些关乎老百姓切身利益的民事案件,在处理这些案件的时候,她总是急百姓之所急,不计较个人得失,将百姓的合法权益放在第一位。
1987年9月,阿里木等十几名新疆人起诉深圳市罗湖区某公司拖欠他们三十几吨葡萄干共三十多万元的货款。戴伟群负责审理此案。经核实证据,双方确认情况属实,但罗湖的这家公司没有支付货款能力。开庭当天,愤怒的原告把长长的匕首藏在马靴里,嚷嚷着要带被告“去新疆当苦力抵债”,还有人放言要挑被告的脚筋。气氛一度十分紧张,吓得被告一度不敢出庭。戴伟群意识到这起案子的复杂性:它不简单是一起经济纠纷,它还牵涉到少数民族问题和被告的人身安全问题。所以,在庭审结束后,她立即将原告叫到办公室,对他们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充分说明其中利害关系,以稳定他们的情绪。同时,戴伟群和同事们一道及时查封了积压在被告仓库的那30多吨葡萄干。之后,在经法院领导同意后,戴伟群带领部分干警帮助变卖葡萄干,为原告挽回损失。说干就干,她果然在工作之余和同事一起一秤一秤地卖起了葡萄干,这一卖就是好几个月。到春节前,堆得像小山似的葡萄干还真被戴伟群和同事们给处理完了。当戴伟群和同事们将变卖的货款一分不少地交到住在广州三元里的原告阿里木等人的手中时,他们齐刷刷地跪倒在她面前,阿里木感动地说:“你们真是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不愧是人民的好法官。”
戴伟群就是这样兢兢业业地对待自己的事业,这样无怨无悔地为人民谋利益,在政法战线上一干就是30多年,期间,她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和卓越的工作业绩获得了广泛的认可,也获得了许多的荣誉。
身先士卒 奋战在第一线的好领导
1996年,戴伟群被任命为罗湖区人民法院的副院长。她在担任副院长的10多年里,基本上主管过法院所有的审判领域、司法行政部门,亲自策划、部署速裁法庭、法官助理制度等引全国改革潮流之先的司法改革举措,出色的工作成绩赢得了领导赞赏与同志们的真诚拥戴。身为副院长,戴伟群并没有摆领导的架子,相反,她还一反依靠“行政棒”来进行领导和管理的传统做法,充分发挥女性法官耐心、细心、更具亲和力的优势,坚持深入一线参与管理和指导,并常常亲自参审、参议、听审一些案件,关键时刻,她还要求亲自上阵,处理了许多当事人矛盾尖锐,法律关系复杂的“骨头案”。
1999年,当时主管执行工作的戴伟群听执行庭的干警反映:一起离婚案中的女当事人要引爆煤气瓶与执法人员同归于尽,情况十分危急。原来,在这起离婚案中,当事人双方有一套男方单位分配的微利房,法院判决男方付给女方几万元补偿费后,房子归男方所有。但女方拒绝执行,理由是几万元在深圳根本买不到同样的一套房子,她无处可搬。执行干警三番五次上门执法未果,女方非但态度强硬,而且声称如果法院再强迫她搬离,她就引爆煤气瓶和执法人员同归于尽。了解情况后,戴伟群当即决定自己亲自前往执行。凭借多年处理民事案件的工作经验,她决定从居委会找突破口,在当地居委会的配合下,她与女方的一位亲戚取得了联系。接着通过这位亲戚从中“搭桥”,争取到了与女方对话的机会。面对情绪非常激动的当事人,戴伟群苦口婆心地对其晓之以情,动之以理,最后女方终于松了口,表示如果男方同意再补几万元钱,够她买一套单身公寓,她就同意搬。戴伟群当即同意了她的要求,缓和了当事人激动情绪,于是又千方百计找到男方,并反复做他的思想工作,最终说服他答应了女方提出的要求。最后,戴伟群又热心地为女方与地产商联系购房事宜,甚至在电话中帮她“砍价”,直到女方情绪稳定后主动搬进了新房子,她才放下心来。事后,双方当事人都对戴伟群表示了极大感谢。
戴伟群就是这样,当棘手的案子摆在眼前时,已身为副院长的她总是冲在最前面,用她的话说:当领导就要解决下属解决不了的难题,攻克下属攻克不了的堡垒,不然,还要领导干什么?
参政议政不忘社会责任
1998年开始,戴伟群就以由于出色的工作业绩和众人称赞的人品被推荐为罗湖区政协委员。1999年和2005年,她又连续两届续当深圳市政协委员。自从当上两级政协委员以来,她每年平均提交3-5个议案,10多年来戴伟群个人或联名一共向市、区两级政府提交议案40多个,充分研究审判工作反映出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充分表达社情民意,涉及妇女儿童权益保护、物业管理、城市管理、社工制度、法制建设等方面。《关于建立家庭暴力防护体系的建议》、《试论在深圳建立具本土特色的社会工作体系的建议》等议案被列为重点议案。在她的努力下,她的一些议案受到了市、区两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有的已经被采纳并开始实行。2004年,她就成功为全市妇女争取到免费的婚前检查。2007年,她的“关于设立家庭防暴中心”的提案也被罗湖区政府采纳,罗湖在当年成立了全市第一个防家庭暴力中心。
戴伟群对国家、对社会的高度责任感并不止于此。1997年开始,她便开始个人资助陕西省西乡县木竹坝小学的失学儿童,1997年的秋天,一个偶然的机会,戴伟群了解到陕西省汉中市西乡县的贫困山区,许多学龄儿童因为家境贫寒面临辍学的困境,便萌发了尽自己的一点力量资助他们的念头。在和爱人商量以后,她便和女儿一道,与当地的木竹坝小学取得了联系,以每学期资助一名失学儿童200元的方式,对3名特困孩子给予了资助。陕西省西乡县木竹坝村是联合国国际援助组织定点援助的贫困山村,木竹坝小学也被共青团中央确认为100个最贫困小学之一。戴伟群知道,单靠个人的力量,远远不能解决这些特困孩子们的需要。此后在她的精神感召下,罗湖法院全院干警积极参与。从1997年至今,罗湖法院妇委会、党组、干警资助木竹坝小学特困学生读完小学达600余人次,累计捐助资金近30万元。1997年之前,该村失学率一度达到30%。而今,在罗湖法院资助下,木竹坝小学无一人失学或因贫困而中途退学,许多学生在法官们的资助下完成了初中或高中的学业。而现在,戴伟群一个学期要资助4个孩子,负责他们从小学一年级到五年级的学费。从2003年起,她经常都会抽时间到木竹坝小学去看望孩子们,现在,最早资助的一批孩子已经高中毕业,有的甚至已经走上了工作岗位,但他们都与戴伟群保持着联系,把她当作大恩人,甚至是好“妈妈”。对身边的弱势群体,对罗湖区残联的残疾人员、罗湖区及深圳市福利院的老人和孩子,戴伟群也经常带领妇委会和全体女干警给予看望与帮助,让他们感受到母亲般的温暖。
勤勉的法官、贴心的领导、尽责的委员、朴素的大爱情怀,戴伟群就是这样用踏实的行动践行着她对党和人民的承诺。(罗湖区人民法院供稿)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