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丽:“科技兴检”排头兵
刘丽同志现任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化矿与鉴定业务处处长,中共党员,是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研究员。提起刘丽,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干部职工们无不知道她是一位工业品检验检测的专家,是“科技兴检”的排头兵。她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以渊博的知识和精湛的技术,以无私奉献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带出了一支优秀的科研队伍,开创了检验检疫工作的新局面,为破解国外贸易技术壁垒和服务深圳地方经济发展奉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
勤勤恳恳拓荒牛 兢兢业业创佳绩
参加工作27年来,刘丽兢兢业业、刻苦钻研,长期从事化工产品、塑料产品、化妆品、纺织品、玩具中有毒有害物质的检测和农畜产品、食品中农药残留、兽药残留分析以及进口废物原料检验监管和固体废物属性鉴别工作,硕果累累。共完成科技部、国家质检总局及深圳局下达的科研制标项目54项,其中27项先后获得原外经贸部、国家质检总局和深圳局的“科技进步奖”称号。共发表科技论文79篇,完成专利研究1项;编著科技书籍8部。
功夫不负有心人,刘丽同志多次获得“国家质检总局优秀科技工作者”、“深圳检验检疫局优秀科研工作者”、“深圳检验检疫局优秀党务工作者”等称号。2006年,荣获“深圳市优秀女职工”称号;2007年,广东省总工会特别授予她“南粤建功立业女能手”的光荣称号;2009年,获得“全国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称号;2009年,被认定为“深圳市高层次专业人才(国家级)”;2009年,被中国国家认证认可监督委员会评为“2005—2009年度检验检疫行业标准化工作先进个人”。她怀着对检测技术和科研工作的专注和热忱,不断地谱写着“科技兴检、为国门把关”的新篇章。
政治敏感抓重点 勇挑重担克难关
从1999年到2009年10年间,作为深圳检验检疫局工业品检测中心的主要负责人,刘丽同志以高度的政治敏感性,抓住影响到国家工业产品进出口的关键技术难题,勇挑重担,克服了一个又一个检测难关,实现了一个又一个零的突破,在应对一系列突发事件和技术贸易壁垒中充分发挥了检测中心的技术保障作用。
2005年,我国出口到德国和比利时的电动工具因为其塑料部件的多环芳烃总含量超过0.1%而遭查扣,但国际上并无多环芳烃的检测标准。为了防止多环芳烃成为对我国产品新的贸易壁垒,她带领课题小组刻苦攻关,最终建立了塑料制品、矿物油、橡胶及其制品、脱膜剂等化工产品中16种多环芳烃的测定方法,并将其转化成了系列行业标准,有效保证了出口贸易的顺利进行。
2006年7月1日起,欧盟实行RoHS指令限制电子电气产品中六种有毒有害物质的含量,对我国机电出口企业影响非常大,而2005年8月1日之前我国还没有一个相应的检测标准。针对这种情况,刘丽带领科研小组成员没日没夜地查资料、做实验,仅用了3个月的时间就率先在系统内完成了6个电子电气产品中六种有毒有害物质检测行业标准,为我国和检验检疫系统积极应对RoHS指令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填补了国际上该领域缺乏检测标准的空白。该成果被《国门时报》列为当年中国检验检疫十大新闻之一,她带领的科研攻关小组也受到了总局和深圳局领导高度赞扬,并获得了集体嘉奖。
2007年,玩具魔力珠事件发生后,西方媒体就此问题进行了大肆炒作,造成极为恶劣的影响。为了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对该玩具中是否存在1,4-丁二醇及含量多少的检验任务,她马上组织了研究小组,并亲自制定了实验方案。在短短的七个小时内,开发了1,4-丁二醇的测试方法,而且采用三种不同的方法对玩具中的1,4-丁二醇进行了定性定量检测,在最短的时间内拿出了可靠的检测报告,完满的完成了检测任务。
我国一直缺乏对进出口产品的风险分析,出入境检验检疫的监管模式和资源配置缺乏足够的数据支撑。刘丽主持完成了科技部课题《出入境检验检疫安全风险分析研究》,该课题属于“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创新性地将风险分析理论应用于旧机电、玩具、医学蚊媒及病毒生物领域,为进出口货物的检验监管提供了风险数据基础,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该课题已产生直接经济效益1280万人民币,间接经济效益560万人民币,成果在全国各相关领域广泛应用,获得国家质检总局2009年度“科技兴检”二等奖。
化学品标签快速核查系统数据库建立的研究、PVC塑料及塑料制品中多种增塑剂测定的研究、检验检疫标准体系研究——化矿金检验检疫体系……一项又一项科研难关在她的领导和组织下被攻克,深圳检验检疫局的工业品检测中心也成长成系统内知名的检测技术中心。
大胆创新求突破 服务地方建新功
深圳是我国进出口最活跃的地区之一。为了服务地方经济、配合深圳地区的产业特点,在上级党组的统筹安排,刘丽同志牵头积极筹建了多个实验室。目前,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的工业品检测中心下设化化学、机电、轻工、金属材料、自行车、纺织、石油和珠宝共八个实验室。这些实验室或组织创建,或谋划发展,每个实验室都凝聚着她的无数心血,每个实验室也都是紧紧扣住深圳地区的产业结构,为企业提供检测技术支持。
她组织建立了检验检疫系统第一个通过国家CNAL认可的珠宝检验实验室。深圳地区是全国最大的珠宝加工基地,年进出口额约200亿元人民币,进出口贸易十分活跃。面对这样一个规模不断扩大并日益繁荣的市场,她大胆提出了在深圳检验检疫局建立珠宝实验室的设想。筹备之初,举步维艰,许多同志开始打退堂鼓。“越是困难越要挺住,局领导支持我们,我们就要为深圳检验检疫局负责,为检验检疫事业负责”刘丽说。终于,珠宝实验室于2001年成立。凭着高标准的建设规划和雄厚的检测能力,2003年,珠宝实验室被评为国家级珠宝检测重点实验室,业务从零发展到现在年检验量14万件样品,为开展金伯利钻石检验业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使深圳口岸成为我国第一批指定的毛坯钻石进口口岸,有力的促进深圳发展珠宝产业。
她改进和完善金属材料实验室。2002年以前,深圳检验检疫局金属材料实验室一直缺少物理检测项目,只好长期委托给外单位检验,每年深圳局要支付100多万检验费。她面对这种情况非常着急,经过多方奔走争取,从实验室的规划、实验场地的设计、仪器设备的选型购置、业务的发展等方面,她都事无巨细地亲身参与,完善了金属材料实验室的物理检测项目。该实验室已于2003年获中国实验室国家认可委员会(CNAL)认可,并于同年被评为本系统区域性重点实验室。多年的检测中,多次检出不合格的金属材料,为地方的建筑安全保驾护航。
她组织建立了再生原料检验鉴定实验室。进口废物原料的检验鉴定和监督管理,是一项十分重要、敏感的工作,也是一项政策性和技术性很强的工作。深圳口岸是我国废物原料进口的重要口岸,所以,建立再生原料检验鉴定实验室就显得无比重要和迫切。经过她艰苦的探索和努力,再生原料检验鉴定实验室2006年8月终于成立了。国家环保总局、海关总署、国家质检总局于2008年联合发文,指定该实验室为环保、海关、质检系统固体废物属性鉴别3家鉴别机构之一,也是质检系统和广东省唯一的固体废物属性鉴别机构。该实验室已为深圳地区2008、2009年度进口的2万多批、700多万吨进口废物原料的检验监管提供有力的技术保障。
千锤百炼育英才 硕果累累领路人
人才是检验检疫事业发展之源泉。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工业品检测技术中心近170人,高学历人才多,共有7个博士,24个研究生,本科生将近80%。如何培养人才、发挥好科技人才的作用,带好这支队伍,给大家创造一个积极向上、安定和谐的工作环境,是摆在刘丽同志面前的难题。
她常带领中心领导班子成员深入实验室,了解实验室情况,通过上下沟通解决实验室存在的问题。以科研项目为纽带、以科技经费投入为保障、以选人用人机制为导向,通过整体长远实验室规划、专业团队协作和有效机制配套等方式,培养出一大批投身科技创新、模式改革、勇攀高峰的科技人才,在干部职工中掀起了你追我赶、争先恐后搞科研的热潮。
她帮助年轻同志结合自身特点,明确主攻方向,有所为,有所不为,逐渐形成自己的专业特长,并逐渐成为该领域的专家;她总是反复提醒和要求年轻同志,不要总做自己熟悉的工作,要不断探索,进入自己不熟悉的领域,要培养自己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这样科研能力和科研道路才能不断扩展;她总是提醒年轻同志要树立吃苦耐劳的精神和勇于创新的奉献精神和作风。正是由于这样的锤炼,近年来,工业品检测技术中心先后获得国家质检总局“科技兴检”二、三等奖共15个项目,中国标准创新贡献奖三等奖1项,深圳市科技创新奖2项,深圳局“科技兴检”一、二、三等奖42个项目;在各类科技期刊上发表大量科技论文,获国家质检总局优秀科技论文4篇,深圳检验检疫局优秀科技论文奖69篇;先后涌现出深圳出入境检验检疫局“十佳检验检疫员”、“十佳科长”,“南粤建功立业女能手”……等先进个人,另有5人成为深圳检验检疫局中青年专家,培养出研究员4名,高级工程师7名。
在生活上,刘丽经常关心检验人员的个人成长及家庭生活,与一线检验人员倾谈、解决他们的思想包袱,成了她一项重要的工作。谁生病、谁家里有事,她都要亲自过问,使大家感觉到领导的关心、集体的温暖,感觉到跟着这样的领导干工作舒心、放心、安心。
刘丽同志以其敏锐的政治触角,抓住国际贸易技术壁垒应对工作和地方经济发展中的热点检测技术问题,从管理入手,加强实验室的基础建设,既打造出六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也培养和锻炼出一支高精尖的科研人才队伍,在促进“中国制造”走向世界和地方经济的发展方面勇做排头兵,在国家的改革发展大潮中与时俱进,无私奉献。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