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媒体性别敏感指标 推进新闻报道性别平等
4月18日,“性别传播的国际发展与中国实践”研讨会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传播发展计划结项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举办。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信息与传播项目官员安卓表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传播发展计划项目——《提升中国大众传媒的性别意识》圆满结项。他指出,提升性别平等的目标是在中国媒体机构内部,以及通过媒体推进性别平等。为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推出了媒体性别敏感指标,以推进各级媒体架构以及新闻报道中的性别平等。
项目负责人刘利群教授提出,提升大众传媒性别意识的前提是需要对中国的大众传媒意识的整体现象和状态有足够清醒的认识和理性客观的判断。提升大众媒体性别意识背后的逻辑,则应该包括培养更多有担当的传媒教育工作者。她表示,中国在推动性别平等方面已经取得了相当大的进步,未来会有更大的希望和更多的期待。
研讨会当天,《媒体性别敏感指标——衡量媒体运行和媒体内容性别敏感的指标框架》中文版及“提升中国大众传媒性别意识”项目的阶段性成果——《对中国媒体报道的性别敏感监测》报告一同发布。
报告认为,目前媒体的性别意识需要继续提升,在新闻报道中,依然存在大量的性别刻板印象和各类性别暴力;媒体的社会责任有待继续加强,媒体需要更好地传播性别公共政策;社会文化环境需要继续改善,当中国社会处于转型期,价值观剧烈嬗变,对社会事件的媒体报道往往被商业价值和过度的市场逻辑所挟持,在新闻报道中性别议题往往被掩盖在其他议题之后。报告最后建议,结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和媒体现状,全面推广媒体性别敏感指标。
会上,与会的专家学者、业界人士结合自身的工作经验和体会,谈及了对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传播发展计划的认识和对性别敏感指标的理解,并表示了在所属机构和日常工作中进一步推进性别敏感指标的未来计划。与会者还围绕“大众传媒的性别意识:观念与行动”“性别意识与媒体实践”等展开了讨论。
据了解,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传播发展计划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设立的传播类国际项目,具有广泛的国际影响,旨在动员国际社会讨论并促进发展中国家媒体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媒介与女性教席、中国传媒大学媒介与女性研究中心于2012年7月成功申报了《提升中国大众传媒的性别意识》项目,“提升中国大众传媒性别意识”,先后举办了媒体培训工作坊,媒体性别监测,并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授权和指定下,翻译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媒体性别敏感指标》,同时负责该指标在中国的推广工作。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