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区妇联学习传达省第十二次妇代会精神
发布时间:2014-09-30
来源:
深圳市妇女联合会
作者:
9月21日-23日,省妇联召开了第十二次妇代会。按照市妇联主席马宏要求,为全面贯彻落实会议精神,龙岗区妇联积极行动,于9月25日召开了省第十二次妇代会精神传达贯彻会。全区各街道妇联主席、区妇联机关全体人员参加了会议。会上,省第十二次妇代会代表、区妇联主席李小菊传达了会议精神,并提出了今后全区妇联的工作目标和重点。
一、强调对大会精神的学习,统一思想、推动工作
区妇联主席李小菊就大会盛况、主要精神以及广东省妇联新当选领导班子的情况作了全面介绍,指出省第十二次妇代会是在全省紧紧围绕主题主线,全面深化改革,不断增创广东发展新优势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盛会,是在全省上下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重要精神,努力实现“三个定位、两个率先”目标的重要时刻召开的一次会议,意义重大、影响深远。传达贯彻会上,印发了全国妇联副主席宋秀岩在开幕式上的讲话和省妇联主席阎静萍所作的报告,与会者认真学习,热烈讨论,一致认为这两份文件纲领性、指导性强,是今后五年全省各级妇联的工作指针。李小菊同志强调,全区妇联干部要加强对大会精神的学习,用以指导实践、推动工作,要把学习贯彻落实省第十二次妇代会精神作为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的工作重点,主动探索、科学规划好今后妇联的工作目标,推动全区妇女儿童事业蓬勃发展。
二、总结回顾区妇联过去五年工作,凝心聚力、振奋精神
李小菊同志在传达贯彻会上指出,五年来,在省、市妇联的指导下,全区各级妇联凝心聚力,在推动妇女参与改革与发展上明使命、争作为,顺利通过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终期评估,并科学编制了新一轮两个规划,妇女儿童生存、保护与发展环境全方位优化;在加强社会建设中抓载体、树典型,纵深推进巾帼建功、提素工程,以“文明家庭”“平安家庭”为重点打造幸福家庭工程,妇女发展进步的平台不断拓宽,妇女参与社会经济建设不断取得新的成果;在妇女儿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办实事、求实效,依托“12338”妇女儿童公益服务热线和龙岗志愿律师团,打造妇女儿童综合服务平台,不断巩固、拓宽妇女儿童信访维权渠道,并将龙岗志愿律师团的律师挂点到街道和社区,实现专家进家、资源下沉;在妇联阵地建设上谋思路、促发展,在成功创建“全国妇联基层组织建设示范区”的基础上,加强枢纽型妇联组织建设,率先实现妇女儿童之家社区全覆盖,并成立全市首个区级妇女社会组织服务基地,成功培育了深圳市小龙人艺术团等4个妇女社会组织,在枢纽型妇联组织建设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实现了三个转型:一是管理机制从垂直管理为主转向纵横联系合作,将妇联纵向传统组织与横向联系的社会组织联结起来,构成纵横交错的枢纽型组织体系;二是工作方法从过去节庆式、运动式、突击式的活动转向专业化、项目化、社会化,通过对同类别、同性质、同领域妇女社会组织的服务和引导,增强妇联工作的实效性和可持续性;三是服务对象从妇女儿童群体转向覆盖妇女、儿童、家庭以及相关社会组织。
李小菊同志指出,五年来全区妇联工作所取得的成就,既是党委政府正确领导和省市妇联悉心指导的结果,又是全区妇联干部凝心聚力、锐意进取的结晶,既鼓舞人心,又提振精神。
三、指明了今后发展方向,提出重点、明确目标
李小菊同志指出,省第十二次妇代会肯定了各级妇联在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关注妇女儿童民生、参与社会治理等方面取得的显著成绩,也对今后五年的工作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和目标。全区各级妇联要按照本次妇代会的要求和部署,以更加优化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的整体环境、更加充分发挥妇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的半边天作用、更加提高妇女与经济社会同步协调发展的水平、更加显著地加强妇联组织创新发展的成效为目标,结合全区实际和新时期妇女工作特点,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着力推进源头维权,优化妇女儿童发展环境。通过妇女维权工作室和“12338”妇女儿童公益服务热线,着力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并通过龙岗志愿律师团等志愿者队伍,不断推动妇女儿童维权工作的社会化;充分发挥妇儿工委办协调议事的平台作用,协调各成员单位紧紧围绕新一轮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的各项指标,认真解决妇女儿童发展中的热点、难点问题,不断推动完善妇女儿童发展的政策环境。二是积极搭建平台,促进妇女成长发展。认真研究和把握妇女教育培训的规律和特点,充分发挥社区妇女儿童之家、女工流动学校等各种教育培训阵地的作用,努力开发龙岗志愿讲师团等社会教育培训资源,建设多平台整合、多渠道覆盖、多层面受益的妇女教育培训体系;深化“巾帼建功”,不断拓宽巾帼文明岗的创建领域,发挥其示范作用,带动妇女岗位建功、岗位成才;针对不同的女性群体,在区妇儿中心开展各种“女性沙龙”,并逐步向街道、社区推广,为广大女性搭建互助、分享以及沟通交流的平台。三是深化家庭建设工作,促进家庭和美社会和谐。通过不断深化以“文明家庭”“平安家庭”“廉洁家庭”等为主要内容的幸福家庭创建工程,引导家庭成员树立和弘扬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邻里团结的家庭文明新风;在全区各街道逐步推开家庭教育工作,并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社会组织开展家庭教育培训,普及科学的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通过社区妇女儿童之家提供各种家庭服务,提供婚姻关系调适、亲子教育、家庭暴力预防及干预等服务,促进家庭和美、社会和谐,打造家庭工作品牌。四是加强“枢纽型”妇联组织建设,推动妇女工作社会化。加强社区妇女儿童之家建设,进一步规范建设管理标准,丰富服务功能,按照“项目化运作、专业化服务、社会化推进”的思路,针对各街道、社区特点因地制宜创建一批具有区域特色、体现人文关怀、满足妇女儿童和家庭实际需求的服务项目,进一步拓展妇女社会工作领域;加强对妇女社会组织的培育、服务和管理,通过指导交流、链接资源、培训评估等工作,引领妇女社会组织共同服务妇女儿童和家庭,完善开放、多元、立体型妇联组织体系,不断巩固妇联枢纽作用。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