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女声
期待您的关注
微信公众号 |

“家暴中心”:给你一份温暖

发布时间:2014-06-17   来源: 深圳市妇女联合会   作者:

       两个小房间各有三张床位,温馨的小格子床单,还有插花的小花瓶,甚至还有一台小电脑供你打发时间。“去年一年十多起家暴受害者到中心得到庇护,今年上半年少很多。”昨天,市救助站唐伟红科长对记者说,来到市家庭暴力庇护中心的多数是儿童和妇女,多年来也偶尔有过被家暴的男人,他们到了这里可以得到社工、心理专家的辅导,必要时还可以获得法律援助,至少让受到伤害的人不再感到“无处可逃”。

  被父亲打骂的女孩渐消隔阂

  来到这里求助的,有主动的,但更多是派出所、妇联等机构送来的。11岁的小青就是其中一个,她正处在叛逆期,而离异的父亲其实比较疼爱女儿,俩人沟通不畅,被父亲打骂后,女儿离家出走被送到庇护中心。工作人员了解到实际情况后,立即约谈她的父亲,了解到父亲在外面打工,为了女儿学习等事情俩人经常争吵,沟通方法不对,也认识到打孩子是不对的。用唐伟红科长的话说,让他父亲也有个倾诉的机会,这样才能找到父女俩矛盾的症结。

  最后,孩子跟着父亲离开时,工作人员将电话给小青留下,告诉她:“只要你爸爸再次打你,你就打电话到中心寻求帮助。”后来有两三次,半夜十一点多,小青打电话来说父亲故态复萌又打了她,然后工作人员立即让她到中心来接受庇护,又是新一轮的调解和开导。后来,小青的求助电话逐渐少了,今年开始没有再求助。

  为被家暴的妻子买回老家车票

  李女士是主动求助的,她和丈夫本来很恩爱,可由于母亲生病,自己回了一趟老家,丈夫就一直怀疑她有外遇,甚至怀疑她传染了他性病。面对丈夫无端指责,李女士起先并没有在意,可丈夫的疑心病越来越重。最后被逼得发疯的李女士随口说了一句:“你说有就有吧”,彻底惹毛了丈夫,非要立即拉他去医院检查,不答应把刀架在她脖子上,居然给脖子割出了痕迹。

  丈夫的疯狂举动,让李女士彻底失望,她选择了报警求助,随后来到了家暴庇护中心。而丈夫得知后,跑到庇护中心跪在地上,又闹又求,非要见李女士,所有人都不得安宁。而李女士坚决选择不见面,并且请求救助站帮她买一张回去老家的车票。最后,工作人员见沟通无效,李女士主意已定,于是选择了尊重她的决定,为她购买了回老家的车票。

  来去自由可以受到全程帮助

  从2007年启用以来,中心每年求助的人并不多,一方面是需要加大宣传,让更多的人知道,有片可以求得保护的净土;另一方面是中国人传统的“家丑不可外扬”思想,让很多遭受家暴的妇女选择了隐忍,或者是跑到朋友、娘家求助,而非向社会求助。

  唐伟红科长告诉记者,其实向社会求助是比较有效的,首先来到中心会有专业社工加入,了解求助者的基本情况,给予一些基本建议,如果发现有心理问题,可以请专业心理专家给予辅导。必要时,如果受害者需要法律的帮助,还可以帮助其联系法律援助。而且对于成人求助者来说,是来去自由的,无需有任何负担。

  最难处置的是遭受家暴的孩子,因为现行法律法规不健全,加上中心没办法提供孩子上学教育等条件,孩子基本上只能由父母来接人,如果父母是施暴者,中心所能做到的也只是保持联系,让孩子随时求助。唐伟红科长告诉记者,国家已经开始重视这个问题,对未成年人监护失当进行监护权转移,首批试点工作已经在上海等地开展。深圳也列入第二批试点,未来有可能对于监护权失当的父母家人,经过评估确实不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可以进行监护权转移。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