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问 家长:如何全面地培养幼儿良好的性格?
发布时间:2014-08-02
来源:
深圳市妇女联合会
作者:
答:(1)家庭对幼儿保持教育要求的一致性。
当孩子犯了错误后,我们家长应该一致地批评、说理,千万不能出现父母一方批评他,而另外一方却站出来帮孩子“讲情”的情况。家长对待问题的不一致性,会干扰孩子对待问题的正确认知。
(2)培养幼儿关心别人,共享欢乐。
独生子女处在家庭中让人围着转的地位,因而也决定了他们的特异性,如自私、孤独、不合群、不关心别人等不良性格。家长必须从日常生活中的小事着手,有意识地让幼儿与同伴交往,对小同伴应该谦让、关心、友爱,让幼儿的心灵播下关心别人、与人共享快乐的种子。
(3)爱孩子应该爱得适度。
爱孩子本是父母的天性,但是家长在爱孩子的同时,应该向孩子提出适当的要求。家长对幼儿正确的言行和合理的要求应该给予支持和鼓励,对不正确的言行要求不但不能满足其要求,而且应耐心进行说服教育,使孩子懂得做人的道理,这才是真正的爱孩子。
(4)要尊重幼儿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自尊心和自信心是人的精神支柱,即使是能力差的幼儿,只要我们能发现他的长处,并提供一些取得成功的机会,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就能把他内在的潜力发挥出来。
(5)注意家园一致教育的原则。
家庭是幼儿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幼儿的第一位老师,家长与幼儿要经常谈心,密切配合老师共同对幼儿进行教育,是形成幼儿良好性格的关键。家长及时把幼儿在家的不良表现反映给老师,老师针对孩子个性化的案例进行更加科学的教育,从而转变幼儿种种不良习惯。
附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