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出台公开推荐选拔领导干部办法
在连续三次组织进行市管局级领导干部公开推荐选拔的实践基础上,近日,我市出台了《深圳市公开推荐选拔市管领导干部实施办法》(下简称《办法》),将竞争性选拔领导干部工作科学化、民主化、制度化、常态化。据介绍,鼓励干部自荐、分类推荐选拔、全程差额遴选和注重工作实绩是《办法》的四大特点。
鼓励干部自荐
变“组织让我干”为“我要干、我想干”
市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介绍,《办法》的一大亮点是鼓励干部自荐。
在干部选拔的初始提名环节,《办法》规定只有符合资格条件且个人自荐报名的才能列入民主推荐对象;在民主推荐大会上要求自荐干部要进行述职发言或书面印发述职材料,公开表达“想干事”的意愿,变“组织让我干”为“我要干、我想干”,进一步激发干部的主体意识和责任感,充分调动干部队伍干事创业的激情和活力。
分类推荐选拔 避免“一刀切”
《办法》还从实际出发,根据市管“正职”和“副职”职位类型的不同,分别设置不同的选拔程序和要求,避免了“一刀切”,提高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在民主推荐方式上,正职一般在市委全委(扩大)会议上进行民主推荐;副职一般由人选所在单位召开干部大会,按分配的名额进行民主推荐。在考试的适用范围上,正职一般不考试,副职一般需组织考试。在总评分的构成上,正职一般以履职评价和市委全委(扩大)会议民主推荐结果来加权计算总评分;副职一般以履职评价和考试成绩来加权计算总评分。在差额票决方式上,正职一般在市委全委会议上进行差额票决;副职一般在市委常委会议上进行差额票决。
全程差额遴选 实现好中选优、优中选强
按照《办法》,我市公开推荐选拔领导干部将实行全程差额遴选。该负责人表示,根据差额选拔、竞争择优的原则,实现好中选优、优中选强,能够充分保证人选的质量。
差额推荐,《办法》规定每个职位报名人选不低于1∶5,否则取消该职位;民主推荐时按多于职位一定数量进行推荐,扩大民意基础。
差额考察,按照每个职位不低于13的比例确定差额考察对象,考察组在全面考察、综合分析、反复比较的基础上提出排序建议。
差额酝酿,在充分听取分管市领导、相关部门意见基础上,经市委领导酝酿、市委常委会审议,按每个职位1∶2的比例,集体研究确定拟任建议人选。
差额票决,由市委全委会或市委常委会上,采取无记名投票方式对每个职位逐一进行投票表决,产生1名拟任人选。
注重工作实绩 不让老实人、实干人吃亏
在公开推荐选拔的方法程序中设立“履职评价”环节,该负责人认为是《办法》的一大亮点和特色。
《办法》要求对报名人选的履职情况进行量化评价,内容包括任职经历、平时考核、立功受奖、是否为后备干部等,其中,任职经历评价重点体现干部在基层、艰苦复杂岗位以及多个岗位工作的经历,平时考核评价主要包括所在单位领导班子和个人年度考核、所负责工作的专项考核等情况,立功受奖评价主要包括个人、单位或所负责工作记功、授予荣誉称号以及科研成果论文获奖等情况。
该负责人表示,人选的履职评分按一定权重计入总评分,作为确定考察对象的重要依据。这样,既充分体现了注重干部工作实绩、日常表现的导向,可以有效避免简单“以票取人”或单纯“以考试成绩定胜负”,做到不让老实人吃亏,不让实干的人吃亏,进一步提高了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新闻链接
35名市管领导干部 职位公开推荐选拔
自去年6月我市首次公开推荐选拔8名正局级干部以来,至今已连续组织开展了3次公开推荐选拔市管领导干部工作,共拿出35名市管领导干部职位进行公开推荐选拔。据市委组织部统计,2010年全市提拔任职的市管局级干部56人,其中通过竞争性方式选拔产生的30人,占提拔局级干部总数的52%。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