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女声
期待您的关注
微信公众号 |

李亚威:最美爱心艺术大使

发布时间:2015-12-25   来源: 深圳市妇女联合会   作者:

W020180112573995155039.jpg 

李亚威在电影拍摄现场为演员说戏 

作为深圳特区影视界领军人物之一,她集“创、编、导、拍、制”于一身,创作出纪录片《深圳故事》、《百年中英街》等一系列作品,先后获得全国电视剧“飞天奖”、中国电视“金鹰奖”、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等多项荣誉。 

作为一名艺术家,她坚持艺术道路,始终不为物质所惑,关注普通百姓生活,拍摄“平民歌手”丛飞,“苍生大医”郭春园,“爱心一族”曾柳英以及平湖巾帼志愿互助会;10年磨一剑,精心制作纪录片《中国有个暑立里》,荣获国内外10项大奖。 

作为一名道德模范,她信守承诺,用13的时间,克服重重困难,记录濒危的民族文化,用行动感动当地的父老乡亲,成为云南楚雄州的荣誉州民,并获云南省和广东省的共同推荐,获选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   作为一名文明市民,她心存大爱,搭建起深圳与西部沟通的爱心桥梁,抗震救灾、扶贫帮困、兴办文化站、改善生态环境、培养艺术传承人。 

作为一名癌症患者,她生命不止、抗争不息,把自己当干柴,点燃自己、照亮别人。 

她就是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获得者、全国三八红旗手、第八届南粤巾帼十杰、中国文联系统先进个人、民进中央先进个人,有着“最美爱心艺术大使”之称的国家一级编剧、著名导演、深圳市电影电视家协会常务副主席李亚威。 

一、情系高原 走进滇中楚雄 

2000年5月,深圳市文联文艺创作室主任李亚威受市委宣传部的派遣,前往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永仁县,创作以招商银行已故扶贫干部臧金贵为题材的剧本《爱在远山》。 

在时任州委宣传部副部长李怡眼里,这个来自深圳的女导演风风火火,从不计较个人得失,干起活来很拼命,对艺术认真到苛刻的地步。尽管之前州委联系过北京、香港的两位导演,但最终还是选择了她,“臧金贵的形象,已经深深印在了我们脑海里,彝州要加快濒危文化振兴工程,任务艰巨要求高,非她莫属。” 

李亚威祖籍辽宁,13岁进入铁岭地区文工团,后考入沈阳音乐学院,毕业分配到长春电影制片厂,历任乐团小提琴演奏员、《电影晚报》记者、艺术处处长等职。从事行政工作的同时,她勤于笔耕,在电影、电视、纪录片编导方面成果突出。1994年春,她毅然南下二次创业。在深圳,短短几年,她创作出电视电影系列《深圳故事》、纪录片《大爱无痕》、《大爱无疆歌者丛飞》、《好医生郭春园》、《百年中英街》等一系列作品,先后获得全国电视剧“飞天奖”、中国电视“金鹰奖”、广东省“五个一工程奖”等多项荣誉,一跃成为特区影视界的领军人物。 

当时的深圳文化产业异军突起,尤其影视业在全国具有资金富足、制作超前的优势,李亚威集“创、编、导、拍、制”于一身,有很多路可以走,除了纪录片、专题片和艺术片,她可以接广告片、企业宣传片、热播的电视剧,一本万利是举手之劳的事。但高原人的淳朴善良,他们对外部世界的渴望,都深深吸引着李亚威,一种深深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让她与云南这块红土地密不可分。 

二、肩负使命 用生命记录民族瑰宝 

李亚威常常对别人说:当有一天我离开这个世界,作品却不能跟我一起消失。因此,做出精品,是我的信条。 

为了这个信念,在拍摄记录云南彝族民族文化史纪录片《火之舞》的日子里,她带领团队翻山越岭,沿着“九县一市”,走遍包括彝、苗、傣、白、哈尼、傈僳等25个少数民族在内的50个乡镇140多个村寨,行程两万多公里,单是越野车就跑坏3台。该片杀青之日,她体重已掉了10多斤,晒得比村姑还要黑,两脚布满厚茧子。 

彝家鲜有面食,起初她水土不服,吃了辣菜硬饭胃痛拉肚子,从北方来的主创人员难免打退堂鼓,她就苦口婆心,一个个做工作。后来州领导过问了,下达“给摄制组的同志做软饭”的通知。那天,几袋面粉直接送进了寨子,加工成馒头和面条,让大伙吃个痛快。 

说到走路学问也很大,彝州“九分山水一分坝”,平均海拔1200多米,最高峰超过4000米,而传统彝寨多分布在2000米以上,在山高路险的转场途中,摄制组除了坐车更多要靠两条腿。李亚威头回进山穿双新鞋子,磨得皮破血流的,袜子都染红了。老乡烧了热水,给她泡脚,抹上盐巴揉搓,缠裹布条入鞋,再走起来轻松许多。通往峰寨的路又陡又滑,一脚踏空就可能坠入深谷,因此每过险段时,就在她前后左右安排人员护持,听口令一起动作,高一脚低一脚的,经常互相踩了脚哇哇直叫。 

不走路坐车的时候也没那么简单,那回夜奔海拔2400米的永仁县方山诸葛营村,司机一踩油门冲上去,整个“三菱”车骑在了崖石上,下面是水流湍急的金沙江,车身不停摇晃,随时会失去重心……惊恐之后李亚威镇定下来,用眼神示意大家沉住气,屏住呼吸别说话,一个小时后,县里大吊车赶来将险情排除。那会儿,大家才体会到啥叫“同生死共患难”。 

为拍摄风景绝佳的高山彝寨,摄制组登上海拔3000多米的昙华山,这时李亚威发着高烧,嘴唇都乌紫了,紧接着要转战哀牢山主峰,得赶紧吃药呀!但她不同意,担心服药后会昏睡,拍不了哀牢山彝寨。大家就劝她放弃,拍什么由助手完成。导演助理刘庆刚至今记得“吃药前,李亚威对着我耳朵反复叮嘱,登峰时别忘了叫醒她,说如果万一不行了,就把她家的房子卖了,帮她把这部片子做完,我听着忍不住眼泪就掉下来了。”当时大家并不知道,担任总编导的李亚威承受着拍摄《火之舞》以来最大的压力,初定的20集增加到41集,原本80万元经费捉襟见肘,而不足部分得自己解决,尽管不取一分钱片酬,经费缺口仍相当大。怎么办?她想了很多办法,从深圳拉来30万元赞助,将当时自己存折上仅有的8万元积蓄贴进去,总算渡过难关。 

彝州民族地区“一山一语系、一村一土话”,摄制组每翻过一座山,就要换翻译,否则很难去沟通。村寨老乡、基层干部、非遗传承人、文艺工作者……李亚威拜能者为师,沉下心、俯下身、扎下根,从纷繁复杂的生活素材中去伪存真,去粗取精,努力展示这个民族最本质、最富生命力、最鲜明夺目的文化符号。 

在白路乡小平地村拍《哭嫁》时,李亚威一天只吃两个土豆,穿身军大衣像个男人,拿着对讲机奔前跑后,指挥两台机同步拍摄。 

在武定县白路乡拍摄《彝乡赛事》时,遇上罕见高原低温,李亚威嗓子哑得说不出话,就挣扎着把意图写在纸上,让助手们传看,拍一段写一段。 

在南华县五街乡拍《彝人火葬》时,乡亲们一度视之为大不敬,态度改变后,同她一起行过仪式,动手将先人骨灰罐“请起”。 

在双柏县拍《大锣笙》,从清晨拍到深夜,当火把照亮天空,大锣声敲得震天动地时,她激动地冲着喇叭宣布拍摄结束……几乎一瞬间,那些彝族乡亲和跳大锣笙舞的汉子们全拥了上来,有捧熟鸡蛋的,有捧热土豆的,“我用了半个小时才从人堆里挤出来,看他们的表情像在说啥,我听不懂却心口滚烫,后来干部翻译,是说阿俵妹一天没吃东西了,他们不好受呀。” 

那些曾经酒歌苍劲、舞步轻盈、乐技娴熟的“彝王”们,如今有的已经作古,有的淡出艺坛,但有幸于《火之舞》的记录,化作了片中一个个美轮美奂的画面,令他们不老的艺术生命永远在故乡大地上流传。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火之舞》中97%的画面采用当年鲜见的同期声和原声对话,既是纪录片真实地再现原生态,又以客观和人文关怀的视角进入叙事,给人留下丰富想象空间。 

2002年7月20日,北京人民大会堂,《求是》杂志社和楚雄彝族自治州联合举办41集大型人文风情丛片《火之舞——告诉你一个楚雄》研讨座谈会,专家认为“这是李亚威艺术生涯中一个里程碑式的作品”,齐赞“深圳特区和西部民族州联手推进先进文化的成功尝试”,很多人通过它了解楚雄,走进楚雄,投资服务楚雄。 

之后数年里,李亚威的创作激情犹如“井喷”,继续推出了楚雄州与深圳市携手打造的62期电视栏目《文明的故事》、电视电影《你的钱匣子给了谁》、电影《油菜花开》、纪录片《腊湾舞者》等作品。尤其是纪录片《中国有个暑立里》,将她推上了艺术的高峰。 

三、坚守艺术,10年磨一剑,成就事业新辉煌 

如果说,《火之舞》打开了一部中国彝族文明史;那么,《中国有个暑立里》则折射出中国大变革时期一个彝族村落因为小小篮球而发生的深刻变化。 

大姚县彝山深处有个村庄叫暑立里,过去因为穷很多男人娶不起媳妇,也叫“光棍村”。村长张云成出了趟差,把篮球引进来了,稻床改球场,土墙挂篮筐,每天收工打比赛,有得玩了就有凝聚力,整个村容村貌全新。再后来经济发展,建起灯光球场,球越打越好,走出大山夺了全国农运会三等奖,跟着两个学生娃考取了体院篮球系。 

“一次比赛,篮球滚进了深山沟,全村人打着火把找了一夜,到天亮终于找回来了,人们欢呼雀跃。这个情节抓住了我,就再也放不下了,一定要去拍暑立里,没想一拍就是10年。”李亚威就是这么想,也就这么做了。 

暑立里三面环山,只有一条小道与外界相通,经常出车祸,泥石流很厉害,而且吃水贵如油,得从几十里外取水挑回村。在实地调查后,她以“特殊身份”给州里打报告,争取财政拨款20万元把水引上了山寨,接着又为村里争取到钱修路,这一来二去的,深圳导演和彝族乡亲之间没距离了。 

老村长告诉记者,只要排得出档期,不管天气多糟,李亚威都会带着摄制组翻山越岭到暑立里,吃顿包谷饭、喝碗米线汤、睡宿木板床,她觉着充实、很乐活。寨里寨外转转,帮老嫂子推推磨,逗逗娃儿,跟打球看球的说说话,她准有新发现,拍起来没完没了。 

10年磨一剑,面对10年积累下来的140多盘数字PT带及高清数码卡,如何构思剪辑,怎么打磨升华?在一次又一次自我否定之后,李亚威带着助手闭关剪片,一剪又是七八个月。藏在深山人未识的暑立里,撩开神秘的面纱,真实而艺术地展现在世人面前。《中国有个暑立里》一连荣获国内外10项大奖。 

四、心存大爱,搭建深圳与西部的爱心桥梁 

发挥深圳的人才辐射优势,帮助彝州建立一支越走越长的传承者队伍,对李亚威来说,这是一个必须承担的责任,一项无法推卸的使命。 

2009年,李亚威到武定县为电影《荞麦花开》选演员,在“罗婺国际民歌节”颁奖晚会上,见到了荣获“罗婺歌后”的16岁傈僳族女孩,“那时她还在州宾馆打工,我想这么好音质的孩子,如果没有老师指引就可惜了,于是决定把她带到深圳,全方位培养,所有生活学习费用由我一人来承担。” 

没当过母亲的李亚威,自从有了这个孩子,一下子增添了很多很多的事。在生活上,要照顾她的饮食起居,从拼音字母开始教她学汉语,带她四处采风,到北京、上海、杭州、广州观摩经典剧作。在音乐方面,不仅强化她的视唱练耳,还专门为她在深圳拉起一个创作班子,量身打造歌词、曲艺、配器作品,在保持原生态风格的同时融入时尚元素和演唱技法。 

一块天然璞玉,经过年复一年的雕琢打磨,焕发出了温润剔透的光泽。在女孩成长为州民族艺术剧院彝剧团主唱演员时,两个原本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感情更深了,一天,孩子终于忍不住扑进她怀里,叫了声妈妈,“那一刻,我肩上的担子更重了,我说妈妈没有生你,但可以给你取个名字:玛嘉加朵。” 

为培养这个女儿,李亚威自任出品人、音乐总监,拿出多年的积蓄,耗费两年时间,为她精心打造了由中国唱片公司出版发行的个人专辑《山间回声》,荟萃了玛嘉加朵用彝语、傈僳语演唱的14首原创歌曲。 

如今的玛嘉加朵,在汉族妈妈的教育培养下快乐成长,在歌唱界崭露头角。继李亚威编导、玛嘉加朵主演的音乐电视《火塘阿朵玛西》获云南省广播电视一等奖之后,央视“民歌中国”栏目为玛嘉加朵录制专场节目。在2012“鹏城歌飞扬星光十年音乐盛典”上,玛嘉加朵以一曲《金银鸟》夺得年度十大金曲奖、最佳新人奖。 

走进梦想剧场的,何止一个玛嘉加朵! 

在楚雄,只要发现有艺术天分和潜质的年轻人,无论歌手、舞者、演员还是编导、活动策划人,李亚威都会助其成长成才,人生出彩。 

彝剧演员杨智苹歌、舞、表演、文才均不错,是块有潜力的导演苗子,李亚威不断辅导,还安排她到深圳接受专业训练,所有交通食宿费用全包; 

电台记者罗南擅长大型活动策划,她深感人才难得,第二次见面就送了一台小高清DV机,希望他学会拍摄,多关注晚会和赛事。 

还有,唱彝剧的高燕演活了电影电视剧的角色,电影小场记杨永愉能单独编片子了,起先连构图都犯难的苗红山而今却摄像、录音、制作样样行,摄影师王川、纳晓龄成了州电视台的业务骨干…… 

高原上升起了一颗颗耀眼的新星,彝族年轻人立足家乡,传递薪火,对本民族的文化更加自觉和自信。 

五、生死关头 牵动深圳楚雄两地 

正当李亚威铆足了劲,一部接一部推出作品之时,她的身体却不堪重负垮下来了,一场突如其来的打击,令她几乎走到绝望边缘。 

2007年5月,李亚威在拍摄现场突然昏倒,急送楚雄州医院,经确诊为过度劳累引发宫颈癌,必须马上手术治疗。她决定留在楚雄做手术,听到这消息,在千里之外的深圳,从领导到同事朋友都十分惊诧:你是深圳市的政协委员、文明市民、道德模范、最具爱心人物,你是市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你可以任选全国一家医院做手术呀! 

“楚雄州医院的综合医疗水平并不差,妇科主任杨冠英曾做过700多例宫颈癌手术,无一例发生意外。楚雄人民热爱我,我相信没什么事,即便手术出现不测,我也愿将生命归属在这片土地上。”李亚威还考虑到,如果回深圳做手术,很多楚雄人一定不远千里前去看望,那将是一笔不小的费用。在长达9个小时的手术台上,全身麻醉的李亚威经受着生死考验。走廊里,站满了默默为她祈福的人。最终活检切片良性,病魔退缩了,手术成功。 

一周后拆线,恢复中的李亚威需要静养,可她闲不住,琢磨着如何为民族医学事业做点贡献。恰逢一个学术会议在楚雄州医院召开,全国不少专家莅临,好机会呀!于是,她找到院长商量,当晚趴在病床上赶出剧本大纲,第二天助手就拍上了。会议开幕那天,首先播放彝州医学史上首部纪录片《女人如花》,当李亚威作为特邀嘉宾,在护士搀扶下走进会场时,一双双眼睛湿润了。 

六、爱在远方 续写深圳传奇 

深圳30余年栉风沐雨,从一个边陲小镇跃身成为现代化大城市,离不开全国各地的支持和帮助,如何感恩改革开放,怎样回报全国人民,将一座城市的大爱延伸到偏远贫困山寨?深圳人在思索,在行动,李亚威就是其中一员。 

作为一个著名编导,她拍过丛飞、郭春园、曾柳英和“爱心一族”,拍过平湖巾帼志愿互助会的女人们。她说,“每拍一部片,我都被片中人的精神所触动,所震撼,所感召,于是自然而然成为一名文化义工。”在丛飞和邢丹去世后,李亚威一直照顾着他们的女儿,教她小提琴,在母亲心中,小飞飞和玛嘉加朵一样有光明前程。 

13年来,她为彝州创作拍摄了大量宣传文化精品,不仅从未获取分文报酬,相反一再节衣缩食,将自己在深圳、广州拍摄广告所得,不断地贴补当地支出的不足。为了往来方便,不给地方增加负担,让进城老乡好落脚,在楚雄的学生和有创作思路的同行有个聚集地,多年前她在楚雄买了房子,并把老父母接过去,既照顾玛嘉加朵,又安享晚年,民族大家庭其乐融融。 

2003年10月16日,大姚县发生6.1级地震,房屋成片倒塌,人员伤亡。正在深圳开会的李亚威一听说,马上委托人将1000元送到救灾指挥部,成为全州捐款第一人。那段日子,她奔走于市政协、民进、文联等机关单位,发动各界人士捐款捐物,连夜打包装车运往大姚,第二天飞往昆明,赶到震区一件件分发到灾民手中。 

2006年5月,李亚威在老木坝村拍电影《油菜花开》,看到村里找本像样的书都难,恰好收到从深圳汇来的21000元稿费,马上捐出来建文化室。老木坝村史上首个文化室开张之日,十里八乡轰动了,乡亲们奔走相告,怀抱壮鸡来祝贺,比过年还热闹。消息传开,深圳市文联组织艺术家前往采风,捐上电视、DVD及各类书籍,而云南、昆明的文化工作者也加入爱心行列。 

2008年9月,在双柏县彝寨拍摄现场,李亚威发现有个小女孩没穿内裤,一打听是“留守儿童”,父母长期在外打工,心被刺痛了。夜里,她脱下背心,缝制了一条短裤,离开时又留下现金,请妇联干部买些短裤送给女孩们。返回州里,又找有关部门反映和建议,很快,一个“关爱女孩”行动在偏远彝乡展开。 

2012年1月,李亚威带着电影《荞麦花开》摄制组,来到武定县白路乡选景,看到村寨风景优美,但卫生状况极差,便和深圳爱心企业家联手出资,以“首届乡村环境卫生评比大赛”为平台,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起初乡亲不理解,说农活家务忙不过来,哪有空像城里人搞卫生,她就跟着乡镇干部走村串户做工作,当500至6000元不等的奖励方案一公布,村民积极性高涨,男女老少齐参与,从河流清淤、森林除污、村寨保洁到个人卫生,短短半年,环境卫生大变。 

没有比这更接“地气”的生活素材激发艺术家的创作灵感了!在深圳市委宣传部推动下,李亚威开始追拍一部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纪录片《彝乡赛事》,将镜头聚焦大山深处的新鲜事。 

她的故事感动了同行,为了一份感动,著名歌唱家宋祖英为《火之舞》义务演唱主题歌,深圳作家邓一光、摄影师徐红亮创作拍摄《荞麦花开》不取分文,书法家方斌、作曲家黎中信、演员野芒、剪辑师王茹等,不计报酬地成为彝州文化传播者。 

一粒种子,只有扎根沃土承接地气,才能开花结果;而一个文艺工作者,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艺术之树才能常青。 

今天,李亚威梦想依然,仍匆匆奔走在大山与大海之间,楚雄的山,深圳的海,义重如山,情深似海,山海牵手心连心。 

附件: